我省完成14项非遗抢救记录为非遗传承留下“影像教科书”

发布时间:2019-01-18 15:42:33   来源:辽宁日报   
  1月15日,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向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组提交我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其中有北京评书传承人刘兰芳、单田芳,阜新玛瑙雕代表性传承人李洪斌、千山寺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洪振仁、凌源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刘景春、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代表性传承人金明焕、东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陈丽洁7人,涉及录音视频资料278.27小时、图片1.55万张,整理口述文字稿159.73万字。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是2015年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启动的一项重点工作。我省从2016年开展此项工作,已有24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获批纳入抢救性记录工程。2018年3月,我省将第一批田连元、周仲博等7个项目的系列成果提交给国家。全国仅有25个项目被评为优秀,我省占据两项,分别是古渔雁民间故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则亭、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汪秀霞。

  2018年以来,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又陆续完成了北京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单田芳、刘兰芳等7项抢救性记录系列成果。

  “我们拍摄的传承人大多数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年龄最大的92岁,尽管如此,听说我们要做非遗抢救性记录,他们都非常配合,不辞辛劳,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技能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该项目负责人尹忠华告诉记者,单田芳在接受采录时,尽管身体不适,仍连续3天配合记录工作,留下长达5.5个小时的珍贵口述,成为他留给书迷的最后一次权威讲述。视频中,单田芳说:“你们热爱评书的,渴了在我这儿喝茶,没有饭吃在我这儿吃饭,我无条件地传授给你。为啥?别让评书这朵花枯萎了,我就心满意足了。”老人对评书艺术的钟爱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一件玛瑙素活作品需要经过选料、设计、开料、画活、雕琢、抛光、配座、装裱等工序,制作周期长、工序复杂。2018年4月,工作组对李洪斌进行实地采录,年近八旬的他全程参与,选料、设计图纸,并上机台示范雕刻的关键步骤——“掏膛”动作要领。工作组用了17天,记录了玛瑙素活鼎式链条炉的制作全程,为后世学习该技艺留下珍贵的“影像教科书”。

  为不让非遗保护留有遗憾,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先后聘请了辽宁大学教授江帆,沈阳音乐学院教授李瑞林、杨久盛等十余名专家全程参与记录工作。从田野调研到口述稿校对,再到片子审核,专家的参与确保了记录成果的质量。(姜 普 记者 郭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