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让博物馆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

发布时间:2019-02-20 10:50:00   来源:辽宁日报   
单霁翔来沈讲座,接受采访时表示——
让博物馆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

  由故宫博物院和辽宁省文物局等主办的“龙泰宸宇——故宫养心殿文物特展”正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2月16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应邀来到沈阳,在辽宁大剧院为1400多名观众做了精彩的讲座。

  单霁翔的讲座以《匠者仁心——让故宫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为题,从故宫的建筑格局讲到环境治理,从服务游客讲到“管理革命”,从文物保护利用讲到故宫文创,通过翔实的数据、鲜活的照片,分享了故宫如何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的历程和经验。


  文化遗产是鲜活的生命体

  讲座结束后,单霁翔参观了辽宁省博物馆。在接受采访时,他就博物馆如何举办展览、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谈了自己的看法。

  “过去,我们把文化遗存看‘死’了,认为它们远离今天现实生活,已经失去了功能,只有观赏的价值。其实,文化遗产是有生命力的,它们不但有灿烂的过去,还应该有尊严的现在,能够健康地走向未来。作为故宫博物院院长,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才是对观众、对文物、对古建筑的正确态度。”单霁翔说。

  这些年,北京故宫、辽宁省博物馆等全国各大博物馆参观人数都在持续增长,人们奔着博物馆的文化而来。如何才能使人们在休闲时间想到博物馆,慢慢地喜欢上博物馆,让博物馆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单霁翔认为,博物馆人要精心策划每一项活动、每一场展览。文物展览的主题要鲜明,策展人能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观众进行有针对性的策展;每一件文物相互之间能够共同讲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这些文物在历史上经历了什么,人们在保护它们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未来它们将怎样焕发出新魅力……展览都应该明明白白地讲出来。

  日前,北京故宫对游客做了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以往游客中来旅游的人多,如今专门看展览的人数在上升;一个月以内多次游故宫的人数有所增加;30岁以下的年轻游客比例持续增加,已超过半数;游客停留在博物馆的时间比之前长了;游客来故宫的目的趋于多样化,有的为了看展览,有的为了拍雪景,有的专门来看宫灯……“这个结论要求我们积极努力,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单霁翔说。

  以游客为中心创新服务

  原来故宫的大殿里面是黑的,男女老少挤在门口也看不清里边的陈设,因为大殿是木结构建筑,不能通电,后来故宫采用LED冷光源,灯具不挂在古建筑上,而是远离古建筑2.5米以上,开灯时,工作人员用测光表反复测敏感部位的光线,确保不超标,故宫大殿内得以照亮。为了方便游客,故宫还研发了与环境很协调的新型座椅,1万多名观众能够坐下来休息,再也不必坐在台阶、铁栏杆上。单霁翔在讲座中列举了多个生动的案例,来说明故宫坚持以服务游客为中心的理念,为不断优化服务而采取的创新举措,以处理好游客参观质量和文化遗产安全之间的关系。

  “正大光明”充电器、朝珠耳机、故宫口红……这些年,故宫文创已经成为很多人追捧的对象,到2018年年底,故宫共研发出1万多种文化创意产品。单霁翔在接受采访中谈道,博物馆属于非营利机构,研发文创产品是为了服务大众,更好地传播文化。文博机构研发文创产品首先要深入研究人们的生活,人们生活需要什么就研发什么,推送什么;其次,文博机构深入挖掘自身资源,以藏品研究成果为基础,提炼文化元素做出的产品才受欢迎;最后,文创产品品质一定要高,这与价钱高低无关。所谓的高品质,不仅要具备好的文化品质,也要有好的产品质量。

  “‘守正创新’是我今天想跟大家说的,就是一定要守住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把它发扬光大,创新地展示出来。” 单霁翔说:“当文物得不到保护的时候,它们是蓬头垢面的,是没有尊严的,若它们得到保护、展示,就会光彩照人。全院下定决心,明年紫禁城建成600年之时,我们收藏的186万件文物每一件都必须光彩照人。”(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