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胡海迪:从叔孙通、裴矩“先曲后直”说起

发布时间:2021-10-09 10:08:00   来源:   

 

  叔孙通是秦汉之间的人,裴矩是隋唐之间的人,咋把他俩搁一块儿说?这里有点原因:这二位,都有那么一段先曲后直、改“邪”归“正”的历史。
  叔孙通曾是秦二世的手下。话说陈胜、吴广的起义越来越星火燎原了,秦二世就召集一大群儒生研究事态发展。三十多位儒生众口一词,说这事儿等不得,陛下您赶紧“发兵击之”吧!二世听了很生气,一副后果很严重的样子。这时叔孙通上前说:陛下您别急,国家安定着呢,谁敢造反?这不过是一群“鼠穿狗盗”的蟊贼小打小闹而已!秦二世听了,心里那个舒坦哟,又是赏他财物,又是升他官阶。叔孙通领了赏,出宫回家,同僚就指责他,说他说话没谱儿,净捡皇帝爱听的说。儒者一般很在乎诚实守信,对见风使舵的人,是很鄙夷的。没想到叔孙通回答道:你们哪里知道,我差点陷入虎口不能脱身啊!说完就收拾行李遛之乎也了。
  裴矩曾是隋炀帝的大臣,很有才干。外交工作、内政工作、军事工作,样样在行。其实他最了不起的能力,是揣摩隋炀帝的心思。有一次炀帝当着众大臣的面儿,夸奖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未发之顷,矩辄以闻。”好家伙,皇上想到的,他早已想到,皇上没想到要想到的,他也想到了!用俗语说,他简直是炀帝肚里的蛔虫;用文绉绉的话来说,他已经进入到炀帝潜意识的层面。裴矩为人不坏,可对隋炀帝的胡作非为,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不提什么反对意见,甚至和光同尘,经常参与。比如炀帝好酒,每天早朝一过,就“於苑中林亭间盛酒馔”,而且男男女女,乱七八糟。裴矩也常在座中,混吃混喝,好不快乐。炀帝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裴矩就劝他攻打高丽,结果劳民伤财,民怨沸腾。攻打高丽是后来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属于重大决策失误,裴矩作为主要责任人之一,难辞其咎。
  这二位,人品似乎都有点问题。可他们后来有了转变,才没有在历史中留下坏名声。
还是先说叔孙通。他后来辗转归到刘邦的手下。汉朝建立,他制定朝仪,给一大群在朝廷上大呼小叫、拔剑击柱的武夫定规矩,让他们该站排时站排,该下拜时下拜,让刘邦第一次感到皇帝这个职业还挺有尊严。除了给刘邦撑面子,叔孙通还做过一件事,就是让刘邦没面子。话说刘邦后来想废掉他和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让戚夫人的儿子如意接他的班儿。一天刘邦就提起这个话茬儿,想看看这些个老臣有反对的没有。叔孙通当时是太子的老师,他义正辞严地对刘邦说:“过去晋献公听小老婆的话废长立少,晋国因此大乱几十年;秦始皇不及时将公子扶苏的地位确定下来,让赵高和胡亥得机会搞阴谋诡计,导致秦朝灭亡,陛下您是亲眼目睹的。再说太子仁孝,天下人都知道,您的皇后又是与您一起经历争战、跟您一起吃糠咽菜走到今天的,您怎么能背叛他们呢?”这番话,入理入情,说得着实有水平。接着,为了让刘邦印象深刻,叔孙通放了一句狠话:“陛下必欲废嫡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刘邦一看,好家伙,这老东西要跟我玩命了,就说,您不必这样啊,我说着玩呢!叔孙通这时得理不让人:“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奈何以天下为戏!”刘邦只好说:我听你的就是了!
  再说裴矩。隋亡之后,他成了唐太宗的大臣。这位老先生,在唐太宗手下工作的时间不长,唐太宗登基改元为贞观,他就已经去世了,可以说他一生没有赶上难得的治世,有些可惜。不过,离开人世之前,他说了几句话,他的历史形象才有了大逆转——就像一个赛场上的足球队,八十多分钟里一直运气不佳,可到最后二十秒,终于踢进一个决定胜负的球儿。话说唐太宗刚刚继位,对当时官吏收受贿赂很是痛恨,于是就秘密派出近臣去“钓鱼”。结果真有个司门令史上了钩儿,收了一匹绢,给行贿的人行了方便。唐太宗气恼至极,决定杀掉这个腐败分子。这时当民部尚书的裴矩说话了:国家公职人员收受贿赂,其罪确实该死,但陛下您派人送他贿赂,这不是陷人于法吗?您这样做,与孔子所说的“用道德来引导人民,以礼教来治理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原则有所背离吧?唐太宗听了他的劝谏,没有生气,反倒很高兴,召集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称赞他:“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裴矩这人运气就那么好,哪个皇帝都会表扬他!
  叔孙通和裴矩,前后的表现,用一句很俗的成语来形容,就是“判若两人”。可仔细一想,也没什么不可理解。他们不过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秦二世没他爹的雄才大略,只是在刚愎自用、杀人如麻等混球儿的方面,能够克绍箕裘,发扬光大。至于隋炀帝,是一个外宽内忌的家伙,从来认为时时事事老子天下第一,还能容别人提什么意见?叔孙通和裴矩,莫说是聪明绝顶的人精儿,就算是一般智力的人,也得对他们编瞎话、扯闲淡、能混一天是一天,不然,小命儿早就没了!严格地说,他们的境界,确实没有方孝孺、布鲁诺那么高,没有为真理献出宝贵生命的高远志向。可咱们也得理解,因为他们就是普天下不好不坏芸芸众生的代表,或许有八十老母、三岁小儿也未可知,要求他们跟皇帝硬碰硬,也不太现实。
  这俩人后来之所以转了那么大的弯儿,是因为发现刘邦和李世民是虚心接受别人意见的人,最起码,不会因为臣子说句话不中听就刀锯相待、鼎镬以候。
  刘邦从布衣起家成为皇帝,从性格上讲,他比秦始皇和项羽更能听别人的劝告。战争中韩信拥兵自重,又要封地又要封号,他气得不行,张良敢在这时踩他的脚;他对儒生不敬,得天下后叫嚣:老子我马上得天下,用诗书干什么!陆贾居然敢批他的逆麟:陛下您马上得天下,可不能马上治天下啊!像张良、陆贾这样的,还有好多位,他们没被治罪,没受排挤,还被刘邦重用。所以,刘邦得天下,也不全是因为命好(张良就说他的成功大概是“天授”),他也是有独到的长处的。至于唐太宗,估计裴矩也像研究隋炀帝一样,对他的好恶了如指掌。我们今天都知道,唐太宗是个善于纳谏的皇帝。有挺厚的一本书,叫《贞观政要》,作者是唐玄宗时代的大臣吴兢,写得基本就是唐太宗听取各色人等、各种意见的史实。其中魏征是最爱提意见的,有时让他下不来台,可他也没把魏征怎样,甚至还给他赏赐,给他升官。裴矩是何等智商的人,一见领导有这种胸怀,甚至鼓励提点儿意见,也就敢于大胆说话了!
  司马光对裴矩有过一段评议:“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於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这些话说得多精彩、多棒、多到位啊——领导就像高耸的立柱,下属就像立柱的影子。下属对领导的态度,全是领导教的。
   “千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作为领导者,与下属打交道的每一天、每件事,都是在做选择题:是想要望风希旨的叔孙通、裴矩,还是要据理力争的叔孙通、裴矩?是想当秦二世、隋炀帝那样的上级,还是想做汉高祖、唐太宗那样的领导?细想想,祸福休咎、升沉荣辱,常在这普普通通的一念之间。